产品分类
PRODUCT CLASSIFICATION电子产品盐雾试验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国家标准:
GB/T 2423.17—2008/IEC 60068-2-11:1981
这是《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方法 试验Ka:盐雾》标准,适用于比较具有相似抗盐雾腐蚀能力的材料、元件、设备以及评定保护层的质量。
GB/T 2423.18—2000
这是《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:试验 试验Kb:盐雾,交变(氯化钠溶液)》标准,涉及盐雾交变试验。
GB/T 10125-97
这是《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方法》标准,适用于金属基材的表面电镀及化学镀处理零件的盐雾试验。
GB/T 1771—91
这是《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》标准,涉及色漆和清漆的耐盐雾性能测定。
氯化钠浓度:盐雾溶液通常按溶解比例为5±1份的氯化钠,和95份的水配置。
水质要求:水应符合D1193类型Ⅳ中的要求,除了本规程对氯离子的限制外,钠离子可以忽略。
杂质含量限制:
总杂质含量不超过0.3%。
除氯离子外的其他卤素离子(溴离子、氟离子和碘离子)的含量应低于盐的含量的0.1%(质量)。
铜离子含量要小于总量的0.3ppm。
不允许添加抗结剂的氯化钠。
pH值调整:盐溶液的pH值应调整到6.5至7.2之间。
盐雾沉降率:要求盐雾的沉降率在1~2ml/80cm²·h之间。
腐蚀速度与浓度的关系:在一定温度条件下,腐蚀速度是由盐浓度与溶解在溶液中的氧含量控制的。当溶液中氧含量能满足电化学反应时,腐蚀速度受盐浓度控制,即氯离子浓度越大,发生的腐蚀反应越强,腐蚀速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。然而,当浓度超过5%后,随浓度的增加,溶解的氧的含量降低,不能满足电化学反应的需要,这时腐蚀速度是受溶液中氧的含量来控制。虽然氯离子浓度变大,但此时起主要作用的是氧,所以腐蚀速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变小。
浓度范围:在5%左右的浓度时,腐蚀速率最高,因此标准中一般都采用5%的氯化钠水溶液。这是因为在低浓度范围内,氧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,但当盐浓度增加到5%时,氧含量达到相对的饱和,如果盐浓度继续增加,氧含量则相应下降。
不同金属对浓度的响应:对于钢、镍、黄铜等金属,腐蚀速度在浓度大于5%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下降。但对于锌、镉、铜等金属,腐蚀速度却始终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。
标准浓度规定:中性盐雾试验所用的盐溶液一般采用单一的氯化钠溶液,浓度为5±1%质量比。这个浓度范围被广泛接受,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腐蚀环境,同时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盐雾条件。